時間:2016.6.4 - 7.17
地點:國立歷史博物館
 

文人與人文.jpg

東海大學素以人文主義教育見長,又因特殊之地理環境及人事因緣,造就東海美術系獨有的藝術發展脈絡。該系創立於1983年,是當時臺灣中南部唯一的美術系;創系主任蔣勳是國內知名的藝術領航者,延攬中西文化不同領域的美學教師及規劃相關課程,厚實了東海的人文思想和美學素養。多年來,在歷任系主任的引領與師長傳承下,培育出許多優秀傑出的畢業生,使東海美術系享譽於臺灣美術界。

東海美術系在教學上所秉持的「東海風格」,蘊含了對古典傳統、藝術媒材、文學影像、當代課題等種種藝術之統合;在東海獨特的文化氛圍、學習環境及教育體系影響下,以深具文人氣質的水墨和人文意涵的膠彩畫最為特殊,是東海美術系東方繪畫的二大特色。在傳統與當代、中西融合、學術科並重的相互激盪下,已然形成臺灣藝術學院教育系統中獨特的風格。

本次展覽以「人文與文人―東海水墨與膠彩畫的離合」為主題,邀請三十餘年來在東海授課之教師及優秀畢業生為代表,共計40名藝術家的作品,藉由老、中、青三代共同展出的作品中,以既對比又相融的視角來檢視風格之形塑過程,同時探討東方媒材創作中人文與文人的內涵。透過展覽,觀眾可見證東海由傳統發展迄今的獨特人文氣息,也呈現出藝術上一脈相承的血緣關係。

感謝東海美術系系主任詹前裕及李思賢教授對於展覽之精心策劃與支持協助;希冀透過展覽呈現、圖錄出版及其他各種教育活動的輔助,將此特殊之藝術教育現象凸顯於臺灣美術之中。東海美術系成就出與臺灣各地院校不同之「時代風格」,值得臺灣美術予以關注,並藉由本展為臺灣美術高校教育的未來提出一點風向性的看法。

 

 系列活動 

105.6.4 (六) 14:30~16:30 人文精神與文人性格:東海美術30年水墨、膠彩的創作基調在臺灣當代藝術史的意義

 


文章標籤

hsuanwei20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展期:2016.5.28 - 8.7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64523757.jpg

霍剛是現代抽象畫家,1932年生於南京,成長養成教育於台灣。1951年霍剛向李仲生學習現代藝術,其思想畫藝受影響至為深遠。1957年霍剛與其他七位畫友,即李元佳、吳昊、歐陽文苑、夏陽、蕭勤、陳道明、蕭明賢組成,「東方畫會」,當時被報紙媒體稱之為「八大響馬」,這稱號十足表露出這些年輕人的衝勁、叛逆性和創造力並馳騁藝壇迄今。

霍剛早期的繪畫多為捕捉“意象”,畫面上鳥獸變形體幽游於空間之中,充滿超現實風格的神秘性,色彩多為中性或低彩度光線較為陰暗,1964年霍剛羈旅米蘭之後,延續超現實探索,但輪廓線趨向理性幾何抽象,這是建立其繪畫語言的轉變階段。換言之,六○年代中期以後,霍剛畫作的表現形式已趨於硬邊構成,而精神上卻傾向於視覺詩性,圓點與線形色彩構築畫面,隱寓向隨機非可預期的動向空間,展現境外牽引,呈現畫外之意。霍剛顯然受到義大利深厚文化特質的移轉,他的繪畫展現沈潛而內斂,畫面看似輕盈的油彩,實則飽含心靈之厚度,從七○年代的作品表現迄今,畫中色彩愈來愈濃烈鮮明,構圖也趨向明快簡潔,常見對稱性與突發性現身的點、短直線交替展現,有時線與塊面凝住對峙,閃爍的小點線一觸即發,激擾平靜寂浩瀚的畫面,卻又可發現這些靈活的小符號是拆卸了書法線條的重組樂章。

本展「霍剛‧寂弦激韻」(Reverberations ‧ HO KAN)展,作品發展演變從超現實到幾何抽象構成,自五○年代發展至今,從台灣走向歐洲,伴隨現代美術運動各個階段歷程,積累相當豐富可觀的畫作。本次展覽從五○年代創作至今。展出作品包括:油畫、素描作品,從數百件作品之中精選出近150件作品,展品從五○年代中期跨越至今。文件展區包括素描、生活及創作攝影照片、年表(中英文輸出) 、歷年展覽畫冊(各一冊陳列)數十冊,以及霍剛紀錄訪談影片。

 


 

文章標籤

hsuanwei20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展期:2016.05.21-08.14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李小鏡.jpg
李小鏡02.jpg
李小鏡01.jpg

李小鏡1945年出生,旅居紐約市長年從事攝影與數位藝術創作,是一位頗受歐美矚目的華裔藝術家。本展共展出1965年到2016年間最具代表性的16個系列作品,包含平面攝影、輸出裝置、數位互動、浮空投影與3 D現場列印等150多件作品。係針對藝術家51年來創作脈絡之回顧展,主要希望呈現藝術家對於新型態媒材之細膩詮釋力與多樣表現性。李小鏡對於前衛性媒材與技術的天分,使他在影像/人像的處理與表達時,能巧妙運用數位造相的精隨,創造出敏銳精準的視覺語彙。他的作品探討了東方生命觀與西方進化論理論等議題,提出饒富意趣的質問與假設。本展採取倒敘方式,試圖去凸顯李小鏡作品隱藏的一種延續與進化觀點。由晚近一系列關懷人類未來命運的裝置,到早期的人獸的寓意圖像,最後一系列的寫實沙龍人像;皆展現出藝術家獨特的生命論點以及萬物進化變異的必然宿命。

 

 系列活動 

10.05.28(六)14:00「午後聽賞」 關愛系列 導覽活動

定時導覽 - 鏡 ─ 李小鏡回顧展

 


 

文章標籤

hsuanwei20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間:2016.6.4-7.31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202展覽
 

浮世繪海報.jpg

「日本浮世繪-東京富士美術館典藏精選展」,由東京富士美術館策畫選件,以一百件的豐富內容向國內觀眾介紹日本江戶時代盛行的浮世繪木刻版畫與其所代表的時代背景、文化風俗及美學傳統。本展以「日本浮世繪」為主題,展出東京富士美術館所收藏的一百件浮世繪版畫名作,其中包括代表性名畫師,如以風景繪著稱的葛飾北齋《富嶽三十六景》及歌川廣重《東海道五十三驛站》兩大經典系列,加上喜多川歌磨的大首繪美人畫、歌川國芳的戲畫等。展覽分兩大專區介紹「江戶浮世繪」及「上方浮世繪」,除了風景畫及美人畫之外,也展示活躍發展於上方(現關西地區)的歌舞伎演員畫(役者繪)。

浮世繪版畫的興起,反映了當時日本大眾文化、娛樂生活及戲劇的發展,是一個十分特殊的藝術類型。它發展自日本江戶時代當時稱為「江戶」的東京,經濟繁榮發展的背景造就了資產新興階級的興起,帶動了常民大眾的生活娛樂和日常消費,其中包括戲劇和美術的發展,因應而生的還有娛樂場所的出現,商業的盛行,印刷的技術也讓可多次複印的浮世繪版畫有了普及而蓬勃的發展。浮世繪藝術的風格影響領域不僅和日本美術的發展息息相關,它更遠渡重洋影響了法國印象派許多藝術家,並在當時引起一股日本主義的風潮。

展覽將於2016年6月4日正式於國立臺灣美術館202展覽室展出,展期至7月31日。
 

 系列活動 

105.6.8-7.31 日本。版畫。浮世繪:「『日本浮世繪』東京富士美術館典藏精選展」配合活動

105.6.5「日本浮世繪」東京富士美術館典藏精選展專題講座

 


 

文章標籤

hsuanwei20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